您好,欢迎来到染化在线! 登录 免费注册 帮助中心
关注

加入QQ群:131192077

0757-23608899
当前位置 > 首页 > 染化传媒 > 【前沿】聚焦许村转型发展:家纺重镇,一块布的蝶变
【前沿】聚焦许村转型发展:家纺重镇,一块布的蝶变
关键字:纺织印染 印染助剂 染化传媒点击:3565 发表时间:2017-07-13
【导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直以来,许村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造就了名扬海内外的许村家纺,也奠定了它在许村的支柱产业地位。 如今,面对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产...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直以来,许村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造就了名扬海内外的许村家纺,也奠定了它在许村的支柱产业地位。

如今,面对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变幻,许村家纺面临的新挑战接踵而至,等待接招。同样,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伴随着新挑战,许村家纺发展的新机遇纷至沓来,等待把握。

经历过盛世光景的许村家纺,正行至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它能否握住转型升级这把钥匙,再创辉煌?

精准发力,突破发展瓶颈“再出发”


转型升级,是做大做强,更是高瞻远瞩。

提起许村,家纺必是第一印象。巷间,家家机杼声;厂内,车间不停歇。

借改革开放春风,一匹布成就了镇强民富的许村。许村人的口袋鼓了起来,家纺产业也飞速发展。

而在产业快速发展之下,家纺作坊和加工厂迅速兴起,每16个人里有一个“老板”。面广量大的家庭工业模式却是“扮美了世界,污染了许村”。

“家纺产业中,企业总体偏小,受经济环境影响大。在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优做强上亟待有所突破。”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科长邵雪慧认为。

诚如言,在中国十大家纺品牌里,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的许村家纺却缺席了。品牌力不强、同质竞争激烈等问题,使得许村家纺一度进入了“低迷期”。

突围有何良策?

去年11月,市委书记朱建军在许村调研时强调,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把许村打造成为世界家纺的时尚之都。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许村镇党委书记杜莹池说,纵观许村家纺的成长轨迹,转型升级贯穿的是两条主线——“退低进高”和“退散进集”。

“退低进高”的本质要求是提升发展质量,紧抓产业装备的更新升级。当前,许村家纺只有依托一流设备“四两拨千斤”,才能在新一轮产业格局调整中,巩固和提升许村家纺的产业集群地位和行业话语权。

“退散进集”的核心要义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家纺市场产业园。许村家纺的“大产业,小企业”,带来了安全生产隐患大、环境承载超负荷等问题。要想破题,只有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退散进集”园区,引领家庭工业走集聚集约、规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事实证明,转型升级推动许村家纺实现逆势上扬。今年1至5月,113家家纺企业完成产值35.14亿元,同比增长6.1%;13家印染企业完成产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13.7%。

 “退散进集”,小微企业发展规范化规模化


转型升级,是转变观念,更是脱胎换骨。

最近,“一房难求”成了海宁家纺城科技产业园沈士园区的真实写照。该园区总投资2.4亿元,规划建造20幢标准厂房。家纺城企划部经理费玲说,园区厂房提前售罄,部分企业早在春节前就已入驻。

企业抢着“退散进集”,体现了当下许村家纺对规范生产、抱团发展的不懈追求。

自诞生之初,许村家纺就承担着强村富民的历史使命。目前全镇有家庭工业户9000户、家庭加工户约5500户。“草根”也想变“正规军”,这使得大量的家纺业主有了入园发展需求。

广义上的许村工业园区由许村、许巷、沈士三大工业园区组成,目前已入园企业316家。由于历史原因,三大园区发展协同性不足,品位层次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许村家纺靠的是产业集群模式,用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市场上谋得商机。当下,这种模式弊端明显——产业集群内的合作程度低,集群的整合与集成能力弱,小微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所以,转型升级要求平台扛起发展责任,调整当下产业集群模式。但平台提升不能只是“吃撑胖子”,而是要“练出肌群”。

许村镇镇长朱燕刚说,对三大园区统抓统管、分类施策,许巷园区主打家庭工业“退散进集”;许村园区立足家纺产业特色园区的提档升级;沈士园区为家纺成长型企业提供服务。依托征迁扩容、成立园区办等举措,促进园区平台能级、管理、品位升级,实现园区之间组团、协同、绿色发展。

“我们正在起草家庭工业‘退散进集’工作行动方案,规范引导家庭工业,做强园区经济。”朱燕刚说。

全面推进“退散进集”,也为“个转企”和“小升规”打开了空间。许村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严月明将园区比作孵化器,孕育未来的规上企业。

从小打小闹到规模化运转,再到集中资源缔造大型园区这样的产业“航母”,俨然是许村家纺转型升级的一套精准掌法。

“退低进高”,规模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转型升级,是自我革命,更是勇攀巅峰。

舒雅达纺织有限公司与舒雅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代表的是,企业发展策略的大调整。

舒雅达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精密色织提花面料的家纺企业。公司总经理周峰对技改十分执着,企业几乎年年上马技改项目。技改上的大投入,让这家省级科技型企业有了转战高端市场的实力,并在节约空间和生产效率提升上亮点频频。

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盈利状况后劲不足……这些问题伴随许村家纺一路走来。“人人做家纺”的现实,导致家纺产能一度过剩,中低档产品占据“主流”位置。

这些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也为许村家纺带来了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的“双成本”上涨。是否继续坚守创业?这个问号开始盘旋在一些家纺业主的头顶。

如果说船小好掉头,小微企业(作坊)抓紧“退散进集”。那么,成规模的家纺企业,则为转型升级押上“退低进高”砝码。

一波起,一潮涌。上半年,许村迎来了“技改潮”,共备案各类工业技改项目84个,而去年同期为40个,项目数成倍增长。

千百荟织造今年投资4000多万元,启动年新增175万米高档大提花装饰面料技改项目。“我们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利用现有厂房实施‘机器上楼’,提升纺织面料品质。”公司总经理俞金昌说。

“热情高涨”,许村镇副镇长殷晓鸿用这四个字形容了技改形势。1至5月,许村规上企业完成技改投入5.33亿元,同比增长54.8%。企业投资之所以快速增长,一是受近年来家庭织机萎缩和产业转型倒逼;二是利好政策的刺激。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振兴实体经济提升发展家纺产业实施方案》,让许村家纺转型升级的信心更足更大。

“人才强业”,产业发展装上新引擎


转型升级,是开渠引源,更是强化引擎。

“许村家纺未来的增长基础是什么?”炎炎夏日,一群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走进许村家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关注产业发展。

对许村家纺而言,转型升级是爬坡过坎的长期过程。度过了政策和产业的“红利期”,又怎样把持久战打下去?市家纺协会会长曹咬强觉得,关键在人的身上。

北大的出现是一首美丽插曲。去年底,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驻许村镇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成立。学生们利用假期,采写许村家纺提升发展的课题性研究报告,发挥智囊团作用。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时刻的许村家纺,“人才强业”无疑是发展第一要务。

为什么是第一要务?

盗版侵权和著名品牌的缺失,是许村家纺的两大短板。这与产业环境有关联——品牌意识不强、研发水平不高、设计创新能力弱。许村家纺“再前一步”的绊脚石难除,究其原因,无非在人。

“要提升许村家纺核心创新能力,必须把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海宁中国家纺城董事长姜仲民说。今年,他多了海宁家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头衔。

今年4月,海宁家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整合企业、家纺城、家纺协会力量,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关键共性技术、设计创意、工艺优化、新材料开发应用等方面寻求突破。这标志着许村家纺“人才库”的建立。

这之前,许村家纺就动起了“人才脑筋”。中国美院海宁家纺设计研究中心、广东美术学院广美玉兰软装艺术创意中心等入驻许村,涌现出一批专业设计人员。

浙江升丽纺织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姚云松,是尝到人才甜头的企业家之一,“公司和一些高校进行了人才合作,在产品花型开发上,新品、精品层出不穷。”

争创国家级家纺品牌1个,省级家纺品牌2个,申报市级、省部级家纺研发中心3至5个……依靠人才支撑,研究院三年建设目标徐徐铺开,为许村家纺装上新引擎。


(本文转自《海宁日报》2017年7月12日 A3版  《家纺重镇,一块布的蝶变》记者  陈曦灏)

来源:连杭网

染化传媒综合整理编辑 出品

染化在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着“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传统媒体与机构,转载、引用染化在线的原创内容,但必须注明来源自染化在线网,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2.原则上,我们同意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各方使用染化在线的原创素材(图片、视频等)。

3.染化在线网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rhzxzjf,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您要定制哪种产品?

相关搜索
服务流程 定制全程实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