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3.5亿,带上小姨子跑了....”这个流传了有16年之久的骨灰级洗脑神曲已经在大江南北深入人心,如今制造业就如同这首神曲中所描述的情况一样,涨价、停产放假、关门甚至倒闭,老板确实“跑了”,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巨大成本费用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经营许久的工厂。
2018年,对于纺织人来说是坎坷的一年,今天,我们就用数据和理论,来看看行业真实的情况。
一位纺织老板的生存样本
14年前,50多岁的时候,老王办了一家化纤织造厂。但今年,老王把厂卖了!
开始的时候是小打小闹,只有10台喷水织机,加上老王夫妻一共2个人。织些廉价的坯布、给大厂来不及的订单做做加工。2002年,政府在城郊划了一块很大的地,这块地被称为工业园区。政府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叫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为此,这园区也叫金巢工业园区。
老王也想到园区办厂,但资金不足,进园至少要拿二十亩地,虽说政府优惠,但一亩地也要五万,二十亩地就是100万,而且进园之后要建厂房车间办公房,这至少也要一两百万。老王拿不出这些钱,进园办厂的想法,只能停留在思想里。
但后来,老王的织造厂还是搬进了园区,是老王租了别人的厂房,那是家引进的外资企业,在园区拿二十亩地,建了4000平方米厂房,但过后,那企业并没投产,闲置在那儿。这样闲了两三年,便把厂房租给了老王。
在园区,老王的生产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不管是人员、设备还是业务,都比以前扩大了许多。比如2006年,老王的织造厂有10多人,年产值300万,除去租金、人员工资和其他开支,老王这年的纯利润有50多万。但这些钱刚好够买设备,老王这年买了5台进口织机。加拢来,刚好50多万。也就是说,这一年做下来,老王等于赚到一家人的吃饭钱,赚到十多个工人的工资,还赚到5台设备。
其他年份也一样,老王工厂看起来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人员增加,从十几人变成了三十多人,产值也越做越多,从三百万增长到六百多万,利润相应也提高了,但和以前一样,赚的钱都购置设备了,比如那几年老王买了整并机、验布机、卷布机、包装机等等。这样算下来,老王这几年还是只赚到一家人的开支、工人的工资和那些设备。
2011年,老王还欠了债。欠债是因为老王买了十台喷气织机,纺织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你做不了的东西,别人能做,这样,业务就被别人抢了。为此,老王下血本买了十台喷气织机,200多万。老王这年产值达800多万,按10%或15%的利润计算,纯利润在100万左右,但十台喷气织机,却花了200多万,老王这年欠债100多万。
再后几年,老王厂的业务做得也算不错,除了发工资和日常开支外,老王还了那100多万的债,多余的一些钱,又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设备,这样算下来,老王还是没赚到钱,只赚到厂里那些大大小小的设备。
到2015年,纺织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环保整治席卷而来,如果想继续开厂,就必须购买排污设备。一套排污设备的价格是100多万。为了适应生产,老王狠狠心买进了一套排污设备。这年,老王的纯利润是70万,排污机是110万,也就是说,这年老王又欠了40万。排污设备装好的那天,老王看着排污口发呆,边上有人说:“这些钱在我们这座小城市可以买一套好房子。”老王说:“还可以买一辆奔驰。”
老王还真想买一辆奔驰,作为男人,他同样喜欢车,但他现在开的,还是一辆2003年买的六代雅阁。
现在可以对老王办厂进行总结了,从2002年到2015年,老王办厂14年,不但没赚到一分钱还欠银行40万,老王赚到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700多万的设备。当然,老王这14年还让30多人有工作做,这是一种社会效益,这让老王很欣慰。
2015年底,租给老王厂房的房东来了,他说不能再把厂房租给老王了。老王傻傻地问为什么?房东反问一句:“你不知道?”老王摇着头说:“不知道。”房东说:“政府要收回这块地,用于房地产开发。”老王呆在那里。
其实,从2002年到2015年,全国最红火的是房地产,老王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到2015年底,老王厂区旁盖起了很多商品房。不仅如此,政府紧跟形势,主动作为,要把园区的土地收回来,然后再统一拍卖给开发商。也因此,政府要收回老王承租的那20亩地。当然,政府也不会让土地所有人也包括老王的房东吃亏,每亩的回收价格是50万,厂区里的建筑每平2800元。这样算下来,房东这十几年一分钱事没做,纯赚2000万元,而老王每天拼命地做,还欠了银行50万,要说赚,也只赚到700多万的设备。可想而知,老王心里有多难受。
这时候老王65岁了,做事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人家让他搬,他也就不想再办厂了。
老王今年上半年把那些设备卖了。机械设备像汽车一样,过手就亏,老王那些设备只能按购买价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价格卖出去,也就是说,老王那700多万的设备,只卖到150万,还了银行40万欠债,老王还有100万,这是老王14年办厂的所有收入。有个厂里的副手笑了,厂长所得不过是我14年打工的工钱,还操心费力的,哈哈……老王没作声,但眨一眨眼,落泪了。
纺织制造业的原材料太贵
近几个月以来,纺织原料的大涨让每一个纺织老板直呼“伤不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PTA。PTA涨价让恒逸石化、荣盛石化获利好,却让两家公司旗下的逸盛石化遭到举报,被指依靠“垄断地位”操纵PTA价格,导致下游中小企业“大面积亏损”。
央视也两度为纺织行业发声,其中在8月29日晚央视财经频道的新闻中报道了“PTA价格上涨,销量高,涤纶长丝利润下降”这一热门事件,央视记者在国内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浙江桐乡的桐昆集团进行采访,PTA的环比涨幅在40%以上,聚酯和涤纶等化纤原料在这一个多月以来已经上涨了2000元/吨。
9月4日,央视再度为染料行业发声。从去年开始,国内的染料价格就在一路上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的7月份,染料价格最高涨幅达到70%左右。目前分散染料价格为4.2万元/吨,同比上涨超过100%;其中主要品种分散黑染料价格为5.3万元/吨,年内最高涨幅超过70%。活性染料目前3.3万元/吨,同比上涨超过40%。
行业价格数据监测对比
环保检查日趋严格
作为贡献了四分之一全国化纤织造产能的纺织重地,因为环保检查的日趋严格,苏州吴江为了去落后产能把最近三年(2017年~2019年)的初步目标设定为淘汰10万台喷水织机,占去年淘汰前当地喷水织机总数约33万的30%。
江苏省政府决定,到2020年,全省全面完成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今后3年关停环保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的化工企业1000家,沿江危化品码头仓储企业数量只减不增,化工生产企业和液体化工码头入园率达到50%,关停所有不达标的化工园区。
很多地方迫于政策的压力,为了城市的美观,搬迁或者关闭了很多的化工、纺织厂。
人工成本过高
有一个工厂老板曾经算过一笔账来解释人工成本有多高,工人的工资买五险一金,交个人所得税,一个月付2万块钱的工资成本出去,员工到手的工资只有13000元左右。他手底下有70多个员工,就算每天不开工,房租、水电、人工一个月的成本就是60-70万元。只要有一个月停产或者检修等情况,全年的利润就会因此全部搭进去,也许还要亏钱。一个7000块钱的员工,可能还要付1万多块钱给他,所以说企业负担在40%以上。这样下来就根本没有钱进行设备的升级、维修,但是客户又会对你提出高要求,只能硬着头皮买新设备。
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增加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纺织行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升本成本的比例大概在15%-30%左右。逐年增加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也削弱了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研发难并且费用大
距离利泰纺织厂不到三公里,有一家名叫太仓逸枫化纤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改造,他们安装调试好的“机器人”,正在代替人工进行自动落筒。
这套自动落筒装置,一下子就花掉了300多万元,这笔钱对这家传统化纤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但是江苏太仓逸枫化纤有限公司动力部经理郭雨算过账,如果所有生产线都安装完成后,可以节约工人约20人,按人均工资每年8万元计算,每年节约成本约160万元。
不仅如此,他们还花800多万元投入了一套自动外检和包装的设备,原来熟练工的人工一小时打包四包,而自动包装线可以一小时打包25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机器代替了人力,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用工成本,但是设备采购的费用昂贵,机器的维修以及升级难度之大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对于大厂来说何时才能挣回采购和日常维修的费用,实现真正的盈利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其实无论是纺织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面对的问题基本就是:原材料费用高、用人成本大、土地贵、环保检查严格、技术研发困难、融资难、税收高以及来自权力部门的约束。
我们在大力发展金融、经济、房地产、互联网等第三产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时候,所有人都似乎忘记了城市的兴旺之本-----制造业。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制造业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国之根本,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可能就如某一个纺织老板所说:我年销售几千万,活得却不如广场舞大妈。
当好一个制造业老板,真难。
来源:纺友网
染化传媒综合整理编辑 出品
合作推广请添加下面微信:
1.本着“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传统媒体与机构,转载、引用染化在线的原创内容,但必须注明来源自染化在线网,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2.原则上,我们同意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各方使用染化在线的原创素材(图片、视频等)。
3.染化在线网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rhzxzjf,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