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纺织业近年产能总体过剩,今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市场萎缩,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但也有一些纺织企业,在如此逆境中不仅实现增长,而且在抢占产业链高端的国内国际市场方面稳步推进。福建长乐民营纺织企业恒申集团就是一例。
这家位于国内纺织产业集聚地福州市长乐区的纺织龙头企业,今年二季度以来实现了产销平衡,有的产品纯利润达到60%,1-8月产值实现同比8.7%的正增长。
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告诉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只是让行业内早已存在的低端产能过剩等风险集中爆发了。而恒申的应对之策始终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事实上,恒申几年前就已开启这一转型过程。它通过展开国际收并购和技术合作,跃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化纤原材料己内酰胺生产集团。同时,恒申打通上下游8个环节完整产业链,在全球设立7个研发实验室,每年投入数以亿元计资金,进行全产业链新产品和生产技术研发。
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展厅,令恒申集团引以为豪。“以前这两种高端面料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公司通过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国产高强度纱和热熔纱出现在国内外知名服装商采购清单里。”陈建龙介绍说,即使市场萎缩情况下,这两款产品仍供不应求。其中,高强度纱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
长期严重依赖单一国际市场,传统的人工接单、排产“产供销”模式,市场反应慢、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低,是国内纺织业又一共同挑战。当国际贸易、产业格局变化和市场萎缩等情况出现,一些企业就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境地。
“因为提前预判这种情况的出现,公司近年来在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开展产能布局合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陈建龙告诉记者,公司在国内外现有21家子公司,产品市场遍及欧美、亚洲、非洲等地区30多个国家。目前,恒申在国内外仍有多个投资数十亿元的新产能项目在建,海外市场订单保持了稳定。
创新不仅在生产环节,营销模式的转型同样重要。在恒申集团内有数字化转型“操刀手”之称的总经理梅震说,公司今年能够实现产销稳定的另一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产供销云平台”,对传统营销模式进行了再造。
“公司2013年就开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实现线上云平台整合上下游合作伙伴,人工智能撮合交易、智能化排单派单。”梅震说,这使各类订单可以快速传递,产线以需定产“柔性生产”,“市场反应效率提高了一倍左右,产能利用率行业领先。”
记者在采访中耳闻目睹,强烈感受到恒申的转型创新正在加速,数字赋能生产管理质效的探索向纵深挺进。
在恒申集团生产线和仓库间,丝车机器人通过不停接收4K边缘计算和5G快传技术发送的指令,有条不紊来回穿梭,代替了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的人工劳动。通过数字赋能,去年综合成本节约占到恒申全年毛利的30%以上,产品良率大幅提升。
据介绍,目前恒申集团17个生产环节中有15个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公司还在持续与华为等公司合作,运用机器深度学习、AR(增强现实)、图像识别、5G网络传输等数字技术,开展智能化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应用创新。
陈建龙指出,国际先进同行已经是在卖技术和服务了。对中国纺织企业来说,也必须要走这样的路,今后才能更好应对技术先进国家和成本更有优势地区产业竞争。
“去年公司年产值超500亿元,我们计划通过持续推动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转型创新,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恒申’、产值翻番的目标。”陈建龙说。(完)
1.本着“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传统媒体与机构,转载、引用染化在线的原创内容,但必须注明来源自染化在线网,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2.原则上,我们同意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各方使用染化在线的原创素材(图片、视频等)。
3.染化在线网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rhzxzjf,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